www.久久综合,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,极品嫩模高潮叫床,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免费视频

地址:長春市華光街1001號
郵箱:segxxb@163.com
電話:0431-87035666
  • 手機版
  • 公眾平臺
您現(xiàn)在所在的位置是:首頁->新聞中心->校園快訊校園快訊
團隊共研修 合作促成長 ——國培計劃—市縣級骨干教師教學反思改進提升培訓班進校園活動側(cè)記
放大  縮小  默認
作者:婁馨月 更新時間:2019-11-19 15:52 點擊量:3814

2019年11月5日—6日,2019國培計劃—市縣級骨干教師教學反思改進提升培訊班(小學英語)學員一行50余人,先后來到吉林省第二實驗高新學校、吉林省第二實驗遠洋學校交流學習。小學英語教師團隊與來訪教師通過“同課異構(gòu)”“同課同構(gòu)”“異課異構(gòu)”等方式進行了研討交流,同時,授課教師與研修班學員分享了研課經(jīng)歷,高新小學英語社團的學生也進行了學習成果展示。

兩天的活動精彩紛呈,體現(xiàn)了省二小學英語教師團隊的整體實力,課堂教學的扎實深入,教學理念的前瞻性與示范性,給研修班學員留下深刻印象,紛紛表示“收獲滿滿、不虛此行”。

1.jpg

劉懿萱老師主持省二高新學?;顒?/span>

2.jpg

趙倚黎老師主持省二遠洋學校活動

3.jpg

趙靜老師引領國培學員參觀高新學校

4.jpg

鄭立群老師引領國培學員參觀遠洋學校

看點一:研討課——著眼語境,巧思妙想,讓語言回歸生活

省二實驗高新學校何樂老師與梅河口市義民學校的李思老師以“同課異構(gòu)”的方式,呈現(xiàn)了兩節(jié)三年級的示范課Is this your grandma’s umbrella ? 何樂老師的課堂注重啟發(fā)性,課堂活動設計著眼于學生的身心特點,將語言教學與生活實際巧妙結(jié)合,極大地調(diào)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,整節(jié)課有趣、有序、有效。李思老師作為優(yōu)秀的國培學員,在短暫的備課時間內(nèi),精心設計了一節(jié)扎實有效的公開課。李思老師經(jīng)驗豐富,態(tài)度親和,教學活動組織緊湊有序,教學目標有效達成,學生參與活動積極主動,整節(jié)課樸實、扎實、真實。

5-1.jpg

5-2.jpg

6-1.jpg

6-2.jpg

省二實驗遠洋學校李琳和劉博瑞老師作為優(yōu)秀的青年教師代表,以“同課同構(gòu)”的方式呈現(xiàn)了一節(jié)五年級的交際課Around the city這兩位教齡剛滿兩年的青年教師,在本節(jié)課中,及時捕捉到“國培老師們在長春住宿”以及“國培老師在長春學習期間可能會參觀周邊景點”這樣的假設,與“問路、指路”這一交際功能巧妙結(jié)合,大膽放手,調(diào)動學生“敢開口、真表達”。

7-1.jpg

7-2.jpg

8-1.jpg

8-2.jpg

看點二:展示課——以生為本,小組合作,自主學習探規(guī)律

11月5日下午,由荊玉求老師及其所任教的四年9班全體學生展示了一節(jié)自主學習公開課。像往常一樣,荊老師在上一課時布置了預習作業(yè),提前分配了各小組的任務。課上,充分信任學生,通過自己讀、同伴讀、小組讀等任務的落實,解決了學生對文本基本詞句的掌握;通過劃線、圈詞、提問等方式,解決了學生個體的問題;通過判斷、提問、補充等方式,擴充了知識容量,深度挖掘了文本內(nèi)涵。更重要的是,整節(jié)課除了教師通過幻燈片出示學習任務,以及必要的解釋和補充,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都留給學生自學。

聽課教師穿梭其中,觀察學生們是怎樣學會的,學生們定力十足,做自己該做的事。

9-1.jpg

9-2.jpg

10-1.jpg

10-2.jpg

看點三:學生展示和分享—— 自信展示,真實表達,“愛學”“樂學”及“會學”

張帥老師帶領她的社團學生在115日活動的課間,以“快閃”的方式展示了社團學習成果。二年級的小同學,剛剛接觸英語不久,就能為英語電影配音、唱英文歌曲、說英文脫口秀等。同學們精彩的展示引發(fā)了聽課教師陣陣熱烈的掌聲。在同學們自信的眼神中,看出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真正的熱愛。

11.0.jpg

在四年9班自學展示活動后,即刻進行了英語學習方法分享會。馮煜寧等七名學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方法;李瑞分享的是如何堅持在老師講授新課前,把整本書都通讀10遍,自主預習;李嘉駿分享了在最初小組學習時不合作到合作,到敢于參加英語廣播站的歷程;黃冠元與趙嘉琪告訴大家,他們是怎樣練習“衡水體”英文書寫;柳凌菲和呂若溪分享的是如何做筆記和整理筆記;馮煜寧講了她是如何堅持課外自主閱讀的。

通過同學們的分享,與會的老師們了解了他們自主學習的另外一面“他山之石、可以攻玉”“功夫在詩外”,也更加贊嘆,他們看似“學會”的背后,原來是“會學”。

11.1.jpg

11.2.jpg

看點四:教師分享——回首來路,不忘初心,團隊裹挾促成長

兩天的教學展示結(jié)束后,授課教師與國培班全體學員分享了教學設計形成的過程,以及感悟、心得。

何樂老師

    這次同課異構(gòu)課的呈現(xiàn),是省二小學英語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,非常感謝能有這樣一個共同幫助、團結(jié)向上的團隊裹挾著我,讓我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課磨課中逐漸成長。在這個過程中我懂得上好一節(jié)英語課,教師首先應該明確講課的內(nèi)容,然后要思考講的內(nèi)容如何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。我也懂得作為青年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如何提升自己,除了鉆研專業(yè)知識,還要時刻留意生活中的美,發(fā)現(xiàn)學生們身邊的美,將這種美融入每一節(jié)課,融入每一個學生心里。

劉博瑞老師

善研——可以有很多靈感,但最終要回歸教學目標;可以有很多環(huán)節(jié),但是要大道至簡。

善教——上課的過程不只是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過程,更強調(diào)言傳身教,潤物細無聲。

善思——英語具有工具性和實踐性,經(jīng)常思考:“我教這個知識,學生怎么能用上?”

善說——要突破自己上課狀態(tài),放低姿態(tài),語言、姿態(tài)、神態(tài)更有代入感和吸引力。

李琳老師

同課同構(gòu)的過程,也是智慧眾籌的備課過程,在備課過程中我們兩人能夠相互交換想法、靈感、不斷精益求精,不斷反思進步。同時在試講的過程中,我們也能夠相互參照,及時看到彼此的長處和不足,相互學習,互相砥礪。這是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有效途徑。

教師設計課程的過程中,思考的重點不應放在老師如何教,而更應該思考學生該如何學。教師的預設不是亮點,學生的生成才是亮點。只有在研課的過程中,不斷的去揣摩學生學的內(nèi)容,學的方式和學的程度,做到一切從學生出發(fā),才能將課堂真正歸還給學生。

雷昕(通化市東昌區(qū)沿江小學)

非常感謝省二實驗學校為我們提供這次珍貴的學習機會,老師們的課都非常精彩,作為一線教師我深深理解出一節(jié)好課的艱辛,反復磨課反復改進。

曹月(梅河口市中和學校小學部)

作為今年新入職的教師,聽完示范課后,我收獲很多。作為一名教師要融入學生的生活,讓學生感覺到親切,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。

白川林(梅河口市第三中學小學部)

看到省二實驗學生的展示,表演配音的學生才七歲,英語能力就這么好,可見省二英語教學活動是真的落到實處,學生能將自己的特長愛好發(fā)揮到極致。

普布次仁(西藏日喀則市實驗小學英語教師,德育主任)

我很榮幸的參加了這兩天的國培活動。時間雖然很短,對于我卻是眼界的開闊,是專業(yè)理論水平的提升,是對英語教學更深刻的理解。感謝省二的小學英語教師團隊,感謝省二實驗學校給我此次觀摩的機會,不同風格的授課,課后反思,以及專家和骨干教師的精彩點評,我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獲很多。

一是課堂必須調(diào)動學生積極性,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。我想每個教師都想把這點做好,只是在實行的時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,這就要求我們備課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。這幾堂教學中互動模式多樣,激起了同學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,營造了利于教學的氛圍。另外學生積極性調(diào)動起來以后,怎樣保持下去也很重要。

二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環(huán)節(jié)緊湊,線索清晰,引人入勝。整個過程中“任務布置—出現(xiàn)問題—解決方法”一環(huán)扣一環(huán),緊湊明了,激發(fā)學生興趣的同時也讓他們的關鍵能力在活動中不斷得到鍛煉。

三是教師基本功過硬。她們語音標準,語言流暢、親切,板書漂亮。老師的口語流利,能創(chuàng)造學習英語的環(huán)境氣氛。合理規(guī)范的板書,能讓學生們一目了然的抓住課堂所學的重點內(nèi)容,利于課文的理解以及養(yǎng)成良好的書寫習慣。她們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,以鮮艷的色彩,活動的圖像和有聲的對話,創(chuàng)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,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。

通過這次聽課,我開闊了眼界,看到了自己的不足。同時對自己的教學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,怎樣讓自己的課堂更完美?怎樣讓學生喜歡上英語課?怎樣培養(yǎng)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?

我將不忘育人初心,不斷積累經(jīng)驗,將學到的東西帶回西藏、帶給我的學生們!

此次國培教研活動分別從“同課異構(gòu)”“同課同構(gòu)”“異課異構(gòu)”三種角度進行研討,無論是哪種教研方式,設計的出發(fā)點都是以學生為中心。這次活動帶給大家的啟發(fā)是:每位教師在授課之后,應該深入反思教學目標達成情況,反思師生課堂表現(xiàn),反思“同”字背后的差異;要看到差異背后體現(xiàn)的不同的教學思想和教學“功夫”。這種教研活動是有利于教師成長的寶貴資源,也是促進教師裹挾成長的有效途徑。

 

撰稿:何樂、李琳、劉博瑞      攝影:常海亮、仲侃侃

圖片:李東函  編輯:婁馨月      審核:荊玉求、李麗莉


?